首页 > 志愿填报 > 正文

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咨询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2023-08-30 13:31:29 | 学子网

今天学子网小编整理了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咨询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咨询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怎么填报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是每个考生人生中重要的一步,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大学生涯。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仔细思考和考虑,以下是高考志愿填报时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

1.了解自己:考生需要对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优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们需要自我评估,了解自己在哪些学科和专业方面有天赋和潜力。只有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才能在填报志愿中做出理性的选择。

2.了解专业:考生需要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有充分的了解。他们可以通过查询专业介绍、咨询学长学姐或亲自走访学校来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该考虑专业的就业前景、学科前沿以及自己是否具备进入该专业的基础能力。了解专业后,考生就能更好地评估自己是否适合该专业,并作出相应的选择。

3.综合评估:考生需要对不同学校和专业进行综合评估,考虑学校的综合排名、学术声誉、师资力量和实习实践机会等因素。同时,考生还需要权衡学校地理位置、学费生活费等实际问题。通过综合评估,考生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4.灵活性与稳妥性:考生需要在填报志愿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他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多个备选志愿,以免出现意外情况导致志愿无法实现。在确保稳妥性的情况下,灵活性可以提高考生被录取的机会。

5.梯度志愿: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预期的分数线设置梯度志愿。他们可以根据预估分数和所填报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来决定是否填报一些高分学校作为冲刺志愿。梯度志愿的设置既可以保证考生有足够的选择余地,又可以提高被录取的成功率。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及时关注政策:考生应该及时关注各省市发布的志愿填报政策和时间安排。政策的变化可能影响到填报志愿的方式和对象。

2.细心核对:考生在填报志愿表时需要细心核对所填写的信息,确保没有错误和遗漏。一旦提交后,修改和更改的机会非常有限。

3.咨询专业:考生可以咨询学长学姐、教师或专业辅导员,了解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科设置。

4.家长的意见:考生可以听取家长和亲友的意见,但最终的决定应该是考生自己的选择。家长的意见只是参考,不能代替考生的自主决策。

5.心态平和:填报志愿是一项重要的决策,但考生不需要过于焦虑和紧张。他们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相信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努力。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并相信自己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需要细心和量力而行的任务。考生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和决策。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和了解,才能为自己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咨询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学子网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是高考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考生能否进入心仪的大学和专业,从而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因此,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慎重、科学地进行选择,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和误区。以下是一些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注意的问题:

了解新高考模式和招生政策
今年有八个省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河北、辽宁、江苏、浙江)首次实施新高考模式,即“3+1+2”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以及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再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科目。这种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文理分科,更加灵活和多样,也更能体现考生的个性和特色。

新高考模式下,不同省市的志愿填报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采用“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有的采用“专业+院校”平行志愿。这些方式都扩大了考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但也增加了填报的难度和复杂度。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当地招办公布的招生章程和指南,了解各个批次的志愿数量、顺序、规则等要求,以及各个高校和专业的招生计划、选科要求、录取规则等信息。

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导师。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特长的专业,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还能够增加就业竞争力和职业满意度。因此,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来选择专业和学校,而不是盲目跟风或者受到外界的影响。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这时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帮助自己找到方向:

参加职业兴趣测试或者咨询专业人士,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优势能力、适合领域等;
参考国家和社会对各个专业领域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了解各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咨询往届毕业生或者在校学生,了解各个专业的学习内容、难度、方法等;
参观或者实习一些相关行业或者企业,了解各个专业对应的工作内容、环境、要求等。
合理设置志愿梯度
志愿梯度是指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和位次,以及各个高校和专业的录取难度,将志愿分为不同的层次,以提高志愿的满足率和满意度。一般来说,志愿梯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冲刺层、稳妥层和保底层。

冲刺层是指考生填报的高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或者排名高于自己的实际分数或者排名,是一种有一定风险但也有一定机会的选择。冲刺层的志愿可以体现考生的理想和追求,也可以增加考生的录取可能性,但也要注意不要过于盲目或者贪心,否则可能会导致滑档或者落榜。
稳妥层是指考生填报的高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或者排名与自己的实际分数或者排名相当或者略低,是一种比较安全但也比较合理的选择。稳妥层的志愿可以体现考生的实力和水平,也可以保证考生的录取质量,但也要注意不要过于保守或者平庸,否则可能会错失更好的机会。
保底层是指考生填报的高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或者排名明显低于自己的实际分数或者排名,是一种比较谨慎但也比较保险的选择。保底层的志愿可以体现考生的谨慎和稳健,也可以避免考生出现空档或者退档,但也要注意不要过于低估或者浪费,否则可能会影响考生的发展潜力。
在设置志愿梯度时,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目标来决定各个层次的比例和范围,一般来说,稳妥层应该占据较大的比重,冲刺层和保底层应该适当控制。同时,考生应该在每个层次内部也要拉开一定的梯度,避免将相近或相同难度的高校和专业放在同一个层次内。

注意填报细节和技巧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还要注意以下一些细节和技巧:

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方式、程序进行填报,不要错过截止日期或者忘记保存、提交等操作;
要仔细核对自己填报的信息是否正确、完整、有效,避免出现错填、漏填、无效等情况;
要尊重自己的意愿和选择,不要受到他人的干扰或者诱导,也不要随意泄露自己的志愿信息;
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如招办网站、高校网站、阳光高考平台、招办电话等,获取最新、最准确、最权威的招生信息;
要灵活运用各种选项和功能,如服从专业调剂、服从院校调剂、服从批次调剂等,增加自己的录取机会;
要及时关注招办公布的投档情况

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咨询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请懂的告诉我今年的 高考志愿 填报 录取细则 本人不懂 越详细越好 求啊 !!!!

今年全国有22个省(区市)实行平行志愿的填报方式,平行志愿是否真的就没有风险了,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其实,平行志愿填报方式的风险依然存在。本文,针对平行志愿填报的种种技巧为您进行全面、客观准确分析,让您轻松规避平行志愿的风险!

录取模式

普通高校招生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称“平行志愿”),是指在某个规定的录取批次中,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平行但有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根据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情况和院校志愿顺序投档,投出档案均视为第一志愿,由高校择优录取。

平行志愿,前几年只在少数省份试行,2008年开始,教育部开始推广平行志愿,2010年将有22个省(区市)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方式。考生在每个批次中一般可填报的A、B、C、D四个志愿(根据省份不同,可能会更多)院校之间是平行关系,都是第一志愿。每个批次投档时,省级招办将达到相应批次省控线的考生,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检索。投档时,首先检索考生填报的A学校,如考生的高考分数没有达到A学校的调档线,则再检索考生填报的B学校,若符合B院校的投档条件,就不再向C和D院校投档。在这个过程中,考生不会因为将B学校放在了自己志愿填报的第二位置而受到B学校的“歧视”,而是和其他在第一位置填报B学校的考生一样,参加B学校的录取。

几种平行模式

不同省(区市)实行不同形式的平行志愿。一般来说,大致可以将平行志愿分成四类:一是完全的平行志愿,即同一批次中,考生填报的所有院校志愿都是平行的,投档时,按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逐个检索考生填报的志愿,优先满足高分考生。这种是大部分省份采用的办法。二是部分平行志愿,保留第一志愿实行原来的“志愿优先”原则,第二志愿起实行平行志愿,综合多方面考虑,尊重考生志愿选择,尽量满足志愿要求。三是保留第一、第二志愿不变,在第三志愿后推行平行志愿如新疆。四是广东2010年即将实行的平行志愿方式,每批次有六所学校志愿,将其分成两组,三所学校一组,每组内的学校之间是平行的,先投档录取第一组,第一组录取结束后,将剩下没有录取的考生投档第二组,此方式严格上说第二组志愿相当于平行志愿的第一次征集志愿,只不过是录取前填报。

平行志愿风险依存

平行志愿有效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但是平行志愿也存在很大的风险。

首先,投档比例带来的风险。传统填报志愿时,一般学校按照招生计划的110%~120%比例投档,而平行志愿投档比例如果超过1:1的话,很多高校无法将全部投档合格的考生录完,多余的考生只能退档。由于平行志愿的同批次院校是同时投档和录取的,退档后的这些考生无法再向后续志愿院校投档,这部分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降到下一批次。如果严格按照1:1投档的话,只要有一个学生身体不合格或者专业志愿不服从调剂,学校就要参加征集志愿。每个省(区市)的投档比例规定不一样,考生要了解本省(区市)关于投档比例的规定情况,适当规避这种被退档的风险。

第二,院校之间没有拉开梯度,档案无法投出的风险。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有的考生没有针对自己的高考实力,合理定位选择与自己实力比较匹配的院校,而是一股脑地把自己喜欢的并且大都处于同一层次的院校全部填上去,也不管这些院校往年在其所在地的录取情况怎样。这种志愿填报方式,很可能造成考生档案如果投不进其中一所学校的话,其他院校也无法投进。比如去年某省一名理科考生高出一本线35分,一本平行志愿依次填报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大在其所在省的调档线高出当地一本线105分,复旦大学的调档线高出当地一本线115分,南京大学高出当地一本线95分,上海交大高出当地一本线112分,其结果可想而知了。从该生填报的院校志愿来看,在填报志愿前根本没有对这些院校往年的录取资料进行分析,也没有结合自己的高考实际情况合理定位为自己选择符合自己实力的院校。在选择院校时,更谈不上拉开梯度了,选择的几乎都是我国的顶尖院校,只要其档案进不了其中一所院校,其他院校的可能性则相当小。如果他能在A志愿选择了浙江大学,后续志愿选择了往年在其所在地录取线高出当年一本线30 分以内的院校,这位考生也不至于落选了。

再次,考生专业不服从调剂带来的退档风险。由于平行志愿的投档模式决定了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如果考生的档案投进某所高校,由于考生的高考分数达不到所填报专业的录取线,或者考生的单科成绩达不到所报专业的要求,或者身体不符合所报专业的要求等,这时考生再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话,就面临被退档的危险。而考生一旦被退档,就只能等待这个批次的征集志愿或者进入下个批次参与录取。从笔者搜集的案例看,平行志愿中被退档的考生中,最多的就是不服从专业调剂,这部分考生占被退档考生的70%,甚至更高比例。

如何规避平行志愿的风险

平行志愿作为一种新的志愿填报方式,虽然填报志愿的难度有所降低,但前文已讲到,有其不可避免的风险,那么作为考生,如何规避平行志愿填报的风险呢?

首先,考生应根据本人的分数情况给自己合理定位。目前,很多省份都是考后估分填报或者知分填报志愿,只有北京和上海是考前填报。平行志愿的好处是每个考生在本省(区市)的排名是非常明确的,考生可以大概分析自己所在位置。考生要充分利用省级招办印发的报考指南等工具书,可以查看自己心仪的一些学校往年录取的分数情况,以及这些分数在往年高考中考生分数中的大致排名情况。如果考生所在省(区市)今年是第一次实行平行志愿的话,考生在参考学校往年录取数据时,最好不要参考院校往年录取的最低分,根据已经实行平行志愿的其他省(区市)近几年的情况看,一般实行平行志愿的第一年各院校的录取线(高出相应批次省控线的分数)都会较以往几年有所上涨。这时,考生如果参考学校往年录取平均分的话,则会更加有把握。考生在查阅相关院校录取平均分后,还需要将相关院校往年录取的平均分转换成这些院校往年在考生所在地录取的考生位次。每年各省级招办公布考生高考分数时,也会公布每个分数段的人数。考生可以对比相关院校当年的录取平均分数据和各分数段的人数,大致推算出各院校的录取位次范围。

不过,这里也要提醒考生的是,在参考院校往年的录取资料时,不能光看学校某一年的录取分数,毕竟每一年的分数结构有变化,而且某一年的学习录取情况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考生必须要多参考学校以往在你所在地至少三年的录取情况,参考数据的年份越多,考生越能找出学校的录取规律。但是,对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方式的考生而言,不仅要参考学校往年的录取数据,还要通过学校的录取分数大致算出这些院校往年在考生所在地录取考生的位次范围,然后再比对考生自己今年在其所在省(区市)的位次排名。前面已经给各位考生讲到了,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是严格按照“分数优先,参考志愿”来投档的,投档时是按照考生在所在省(区市)的位次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检索考生的志愿。考生的位次如果比学校往年连续几年录取的考生位次靠前,则说明考生报考这所院校是有把握的;如果考生的位次在学校以往连续几年录取考生的位次范围内,则说明考生报考该校比较稳妥;如果考生的位次排在了院校以往录取考生的位次范围后面,则说明考生报考该校风险较大。

其次,考生要在“冲、稳、保”的志愿安排中拉出院校间的梯度。实行平行志愿并不意味着考生可以在不考虑自己高考分数的前提下,一次性将自己所有心仪的院校全部填上。如果考生在某批次填报的院校志愿过高,其高考分数达不到所报院校的投档线,则只能等待征集志愿,而一般来说,征集志愿里供考生选择的院校并不多。因此,对于平行志愿的填报,我们仍然建议考生在院校与院校之间适当拉开梯度。平行志愿的梯度,可以用“冲、稳、保”来概括。“冲”即你的A志愿可以选择你最想上的并且是你心目中比较好的大学。这里的“冲”不是让考生脱离自己的高考分数,随意填报自己喜欢的院校。而是让考生在参考自己的高考分数和位次信息后,选择一所往年录取位次略高于自己位次而且又是自己非常喜欢的院校,即通常我们讲的“跳一跳,够得着”的院校。“稳”即选择自己喜欢的院校并且以自己的分数、位次报考这些院校把握较大的院校,通常来讲选择“稳”的院校往年的录取位次不能高于考生的位次,可以与考生的位次相当或者比考生的位次稍低。这些院校一般可以排在平行志愿的B、C的位置。例如你喜欢的某高校甲,就要看看这所高校以往在你所在省(区市)的录取位次。如果该校以往的录取位次是在5000名左右,如果你的位次也在5000名左右,那么报考该校就是比较稳当的。“保”即是在考生所填报的院校中至少有一所院校是保底的,即你选择的这所保底院校以往几年的录取位次都比你所处的位次低。一般来说,保底院校可以填在平行志愿的D、E、F位置,即放在最末。按照“冲、稳、保”的原则来填报志愿,同批次里志愿间的梯度拉开了,你所填报的志愿也就比较科学、合理。

再次,考生如果对专业不是特别挑剔的话,建议 “服从专业调剂”。诚然,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对于考分竞争优势不明显的考生应该是有利的,但是,有的考生会担心自己会被调剂到不满意的专业。但是,笔者想说的是,如果考生对所选择的专业没有特殊的要求,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你被院校录取的机会,也相当于给自己的顺利录取增加了一道保险。更何况,现在实行大类的高校越来越多。很多高校在新生录取时不再细分专业,而是等考生进入高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对专业有了认识后再通过考核,细分专业。因此,对这些实行大类招生的院校而言,考生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对考生的专业分配影响不大。再说了,考生在选报专业时,大多对选报的专业内涵也并不十分了解,而是仅凭一些咨询或者临时到各种志愿辅导资料上随便搜索一些对某些专业比较肤浅的了解。而你不了解的或者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冷门专业不见得就是不好的专业,不见得就是没有前途的专业。很多考生“服从专业调剂”被录取后,通过一段时间对专业的学习和深入了解,还不愿意再转入其他专业学习了呢!而即使考生被调剂专业录取后,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发现仍旧对这个专业不感兴趣,那么你还有转入自己喜欢的专业的机会。许多院校对于新生调整专业都有明确的规定,有的院校规定进校后有参加考试改变专业的机会,或者到一定时期有调整专业的比例,考生可关注一下各院校这方面的相关信息,提前做好转专业的准备。

最后,分数、位次没有优势,以上学为总的指导原则。平行志愿对高分考生非常有利,对分数、位次没有优势的考生而言,利就不那么大了。传统志愿的填报方式,低分考生还能利用学校以往的大小年等现象选择心仪的院校。但“平行”后,这种成功的几率就小得多,由于位次没有优势,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更要注意一个原则:即一切以能上学为总的指导原则。在你可以报考的3个或者5个志愿里,最好把你觉得最有把握的院校志愿放在最前面。这时候,考生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了解以往连续几年(至少三年),在你所在省(区市)录取分数都比较低或者一般踩线录取或经常通过最后征集志愿来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资料。

考生可千万不要以为报考这些以往只是踩线录取的院校,对自己很吃亏。实际上,这些院校录取分数比较低,并不代表学校不好,他们录取分数较低很大程度是由于考生和家长对其存在的偏见造成的。这些院校中有的不仅有很强的综合实力,更有学科特色鲜明的专业,但由于学校名字不好听或所处地域不好而不受考生喜爱。有的考生一听到校名里有地、矿、水、农等字眼,就本能地觉得学校不好,这些学校毕业后从事的是艰苦行业;一听到财经、科技、理工等字眼,就觉得这些院校实力一定很强。由于考生和家长的偏见造成那些财经、科技、理工等字眼的院校录取分数居高不下,而那些地、矿、水、农等字眼的学校录取分数偏低,甚至有时要通过征集志愿才能完成招生计划。其实,这些带地、矿、水、农等字眼的高校里,在某些专业领域的实力往往令一些综合型大学都刮目相看。随着科技的进步,地、矿、水、农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也不一定就是从事艰苦行业,现在什么都讲科学了嘛!还有的学校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如在西部或者东北导致很多考生不愿意报考,如地处甘肃的兰州大学,其实是一所综合实力非常强的大学,但因为地处甘肃,很多考生觉得那儿生活艰苦,不愿意报考,导致这所大学在某些省(区市)的录取分数并不是很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不是由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而是学校本身的学术水平、师资力量、办学规模等决定的。对分数、位次没有优势的考生而言,能到这些地理位置稍偏但综合实力很强的高校求学,也是非常幸运的。

以上就是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咨询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学子网。
与“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咨询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相关推荐
高考志愿咨询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高考志愿咨询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高考志愿状态在哪里查询 高考志愿状态查询方法如下: 1、电话查询: 拨打电话或者编辑短信到招生办进行查询,因为可能存在同一时段查询人数过多,所以如果电话出现占线情况,可以多试几次,或者多等一会儿。 2、招生办官网查询: 进入当地招生办的官方网站,根据提示即可查询,查询的时候一定要找官方网站,不要被一些钓鱼网站所欺骗。 3、招生办官方微信查询: 可

2023-08-25 04:42:20
高考填报志愿咨询 高考志愿怎么填报?
高考填报志愿咨询 高考志愿怎么填报?

高考志愿在哪个网站填 高考志愿在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或者阳光高考网填报。 1、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高考志愿填报,离不开对本省高考政策的分析,充分用好政策,是我们取得高考志愿填报的最有力的保障。因此,考生所在省的教育考试院的官网是一定要收藏的。省里政策、往年提档线、一分一段表、征集志愿信息,都是第一时间发布在省教育考试院。 2、阳光高考网 此为教育部指定网站,信息公布及时,数

2023-08-25 10:38:40
高考志愿填报咨询 高考志愿在哪里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咨询 高考志愿在哪里填报

高考志愿在哪里填报 高考志愿在哪里填报如下: 高考志愿都会在各省市的考试院上进行填报。 考生可自行选择地点上网填报志愿,应届高中毕业生可到原毕业中学、往届高中毕业生可到县招办指定的地点上网填报志愿。各批次填报志愿日的填报时间为8:30-17:00。 考生填报志愿初始登录密码为本人身份证号后6位,考生第一次登录系统时必须修改密码,以后每次登录均使用修改后的密码,密码必须牢记。

2023-08-25 10:52:29
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 高考生如何选择志愿机构?
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 高考生如何选择志愿机构?

襄阳填报高考志愿的机构 襄阳填报高考志愿的机构有很多,大多数机构都会提供填报志愿的咨询和辅导服务。首先,学校会在高考结束后安排专门的志愿填报辅导课程,包括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等等。其次,一些专业的高考辅导机构,如文都、新东方等,也会提供志愿填报辅导服务,他们会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咨询,并给出专业的建议。此外,一些线上平台,如智高考等,在志愿填报中也有很好的服务,学生可以在线上进行自主

2023-08-26 04:31:16
计桥高考志愿咨询价格 高考志愿填报
计桥高考志愿咨询价格 高考志愿填报

高考填报志愿的工具计桥和圣达信哪个好?用过的,介绍下,谢谢了! 其实工具都是差不多的,还有一款高考工具,就是赢鼎高考报考定位卡;里面含有:专业检索,分数检索,院校检索,还有兴趣测评,职业锚测评,更好的去把握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大学,要有正式测评和非正式测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考志愿填报 计桥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自网 网站提交 "高考GPS" 高考GPS称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智能系统由计桥

2023-08-30 15:40:11
高考志愿填报辅导 2022年湖南全方位做好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高考志愿填报辅导 2022年湖南全方位做好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高考填报志愿指导 高考填报志愿指导机构有很多。 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 在这方面比较专业的是如愿生涯,如

2023-08-25 19:09:46
高考志愿填报有变 今年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变化
高考志愿填报有变 今年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变化

今年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变化 1、2017年高考志愿填报总体上变化不大,个别省份有调整。 2、今年仍然都是实行知分网上填报志愿,部分省份取消了录取批次,部分省份合并了部分录取批次。浙江省全部取消了批次,按照分数段填报志愿,每个分数段考生可以填报80个专业加院校的志愿组合。 高考志愿填报确认后还能改吗 高考志愿提交后一般是不可以修改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有一定的修改机会。

2023-08-30 07:04:59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有哪些 2022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及填报规则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有哪些 2022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及填报规则

北京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有哪些机构一览高考志愿填报每个批次的考生只有几天的考虑时间,因此一定要在高峰期来临前选好咨询机构,北京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有:旗胜志愿、优志愿、完美志愿、高考帮、乐学高考志愿、阳光高考网、百度和今日头条、知乎、各省、市、区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各高校官方网站。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机构推荐旗胜志愿包含院校库专业库和职业库的查询功能,院校库内包含全国31个省份的所有统招院校;专业

2023-06-09 17: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