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1 02:33:51 | 学子网
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社会极其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
我国提供了新高考改革,核心内容总体看来包含两大方面,第一是高考的内容改革,也叫科目改革,第二是高考的录取制度改革,也就是录取方式改革,这是完整的高考改革的体系。
而从浙江、上海以及全国的整体高考改革方案看,我国高考的科目改革主要指未来高考文理不分科,外语多次考,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同时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就是“两依据一参考”。
除此之外,我国高考改革还包含五个方面的录取制度改革。
1、是取消高考加分,目的是指取消高考的奖励加分。
今后我国的照顾性加分大概只会保留烈士家属加分,少数民族加分以及侨胞归侨加分。这方面改革也是为了治理高考加分的造假,促进高考公平。
2、自主招生改革,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改革,也叫三位一体的招生。
主要是把我们高考的加分项目移到自主招生中,由大学对学生进行考核,发现你的兴趣和特长是否跟大学的要求吻合,如果吻合,大学给你相应的录取优惠,这叫自主招生。
3、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我国将逐渐取消高考录取批次。
不应该有这么多行政计划,不应该给学校贴标签,我们要让各个大学在各个层次建设一流水平,让学生有更多选择。
4、随着高考改革推进,我们将实行高考志愿层面的改革。
根据这样的志愿填报的改革,要求我们所有学校必须在高一期间要关注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要求学生去认识大学,了解专业,结合大学专业的选择来确定选科,确定高中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志愿。
5、分类高考。
改革希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能够平等发展,给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打破文理界限,推行自主选科,选科与院校专业选择挂钩;
高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科目的选择对未来志愿填报时的高校、专业有直接影响。
建立多元化升学途径,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拔机会;
高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时对高考招生录取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考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多元化升学途径给学生多种选择。
招生录取上,逐步取消批次,推广“专业+院校”填报模式。
一是科学选拔人才。
二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是维护社会公平。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在录取志愿批次、志愿填报模式、选考科目要求、专业服从调剂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具体情况如下:
1、录取批次设置:
录取批次设置方面的变化,将公费师范生和免费医学定向生放在了本科提前批B段,实行平行志愿。小语种、海洋运输等专业放在了本科批,实行平行志愿。
2、志愿填报模式:
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有两种变化。第一,平行志愿批次的志愿单位发生了变化。高考志愿填报具体到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以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专业成为关键和基础。
第二,平行志愿批次的数量有所调整。志愿单位的改变直接带来了数量的变化,改革后普通类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高考志愿,艺术类、体育类每次最多可填报70个志愿。
3、增加了选考科目要求:
新模式下,考生选报专业需要关注每个专业的选科要求,看自己是否符合要求。
4、院校专业服从调剂:
取消了“院校专业服从调剂”的填报模式,取消了专业调剂,考生不必担心被调剂的风险。
2023填报高考志愿的方法:
1、熟悉政策:
考生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例如考生家长起码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几个批次志愿,每个批次需要填报几所志愿学校,可以报考几个专业等等。
2、收集信息:
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大致这么几条: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
3、准确定位:
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填报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成绩来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学校、区甚至整个省市所处的位置。
4、知己知彼:
考生和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有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如学校当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往年在本省的提档线、专业线、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科特长、就业及深造情况等等。
湖南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如下:
1、录取批次设置方面的变化,将公费枣派宏师范生和免费医学定向生放在了本科提前批B段,实行平行志愿。小语种、海洋运输等专业放在了本科批,实行平行志愿。
2、高考志愿填报模式的变化第一,平行志愿批次的志愿单位发生了变化。高考志愿填报具体到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即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专业成为关键和基础。第二,平行志愿批次的数量有所调整。
志愿单位的改变直接带来了数量的变化,改革后普通类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高考志愿,艺术类、体育类每次最多可填报70个志愿。
3、增加了选考科目要求。新模式下,考生选报专业需要关注每个专业的选科要求,看自己是否符合要求。
4、取消了“院校专业服从调剂”。 “专业(专业类)+学校”的填报模式,取消了专业调剂,考生不必担心被调剂的风险。
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凳册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羡猛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以上就是学子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志愿改革 2023高考填报志愿规则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湖北本科志愿填报时间 湖北本科志愿填报时间如下 第一次集中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29日8:00至7月2日17:00,实行分段截止,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的截止时间为:6月30日17:00;高职高专提前批、本科普通批、艺术本专科批、体育本专科批、技能高考本专科批志愿填报的截止时间为7月2日17:00。 第二次集中填报志愿的时间为:8月8日8:00至8月11日17:00,填报高职高专
高考志愿怎么填报? 嘿嘿,作为一个已经从高考战场走过来的浙商学姐,自然要和你分享一下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小技巧呀! 首先,基础知识肯定不能少:在浙江,“1+2+1”填报规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了。也就是说,你需要填报三个批次的志愿:本科提前批A、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不过,建议大家一定要看清楚各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啊!记得要合理选择自己的志愿哦~ 其次,对于每个学校的专业设置,也
广西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图解 高考填报志愿流程图解如下: 1、考生在网上填报志愿的时候,一般都会要求在省招办指定的网址上进行,考生可以登录指定的网页。很多同学都会问指定的网址在哪里?其实,指定的网址一般都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或是可以给省招办打电话咨询网址。 2、考生在根据指定页面进入志愿填报页面后,就可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了。用户名就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第一次登录的密码一般都会是
2022年上海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及填报规则 上海2022高考过后,考生将面临是非常重要的志愿填报环节。2022年上海高考该如何填报志愿?志愿填报有哪些规则?本文将为考生及家长分享2022年上海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及志愿填报规则,请考生与家长收藏参考。 2022年上海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及规则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了《上海市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实施办法》 根据教育部、上海
2021年新高考怎样填报志愿? ①地域优先。如果学生在职业和学业发展、学校选择方面还没有建立非常清楚的目标,那么可以优先考虑地域。不同的地域,不仅文化底蕴各异,还代表着不同的学校教学资源、经济实力和就业机会。 ②职业优先。这一原则适合于职业选择已经“有谱”、分数较高有选择余地的考生。比如喜欢教师这一职业,那么第一就要选择填报师范类专业。 ③专业优先。这一原则最适合专业特长明显的考生,当然
湖南志愿填报可以填多少个学校 湖南志愿填报可以填4个学校。 湖南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根据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的最新规定,2020年湖南高考志愿填报中,每个考生可以填报4所学校,每所学校可以填报6个专业。这意味着考生以填报24个专业,但需要注意,每个学校的专业填报是独立的,因此考生需要分别填报4所学校的6个专业。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考生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
江苏高考志愿填报技巧与指南2021 2021江苏高考志愿填报技巧与指南:高校总体情况、院校的调档比例、录取加分政策等。 1、高校总体情况。 如院校隶属关系、院校性质及层次、办学规模、院系及专业设置情况等。设有分校及多个校区的院校,应关注在哪个校区就读、证书印章是否带有分校或校区字样等。 2、院校的调档比例。 具体调档比例,不同高校的规定可能不一样。被高校提档不一定意味着被
2022上海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及投档录取规则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了《上海市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实施办法》,一起来看 根据教育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相关文件精神,为做好2022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维护招生秩序,确保招生公平,制定本实施办法。 本市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分为本科、高职(专科)两个阶段。 本科阶段
2023-10-04 01:14:16
2023-07-15 13:01:26
2023-10-03 15:10:35
2023-08-28 23:42:48
2023-07-26 11:59:25
2023-06-09 14: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