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解读 > 正文

政法大学相关专业排名 法学学科排名

2023-10-09 11:54:27 | 学子网

今天学子网小编整理了政法大学相关专业排名 法学学科排名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政法大学相关专业排名 法学学科排名

中国政法大学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

其他信息:

这一批基本上囊括了政法大学法学的大部分专业,综合实力强大。

★《民商法》由江平老爷子领衔,有一批不错的中青年学者,如李永军、刘智慧、李建伟等等,专业的市场需求也很大,各个行业均能就业。

★《刑法》由何秉松老师领衔(他还在带硕士生,但要求小语种或者英语特别好),博导近十位,均带硕士生。曲新久、王平、于志刚、田宏杰都是很不错的老师。

★《宪法》有马怀德、焦宏昌、王人博、蔡定建等名师,由于招生规模不大,基本上能达到一个导师带一名学生,这在其他专业中是十分罕见的。

实事求是说这两个大专业政法不是非常好,名师不算多e68a84e799bee5baa631333363373066,但这只是相对于政法其他专业而言稍稍不足一些。从就业来说,这两个专业都很不错。

法制新闻初试考法学统一卷,满分300分。分数线和法理分开,单独划定,复试由人文院老师负责。主要学习内容为法学和新闻,属于交叉学科,毕业后拿法理学硕士学位。

政法大学相关专业排名 法学学科排名

法学学科排名

法学学科排名部分如图所示:

4.清华大学5.华东政法大学

法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法学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金融、专业服务、互联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金融/投资/证券

2、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3、互联网/电子商务

4、新能源

5、法律

6、房地产

7、制药/生物工程

8、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学子网

毕业后主要从事法务、律师、专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法务专员

2、法务经理

3、法务主管

4、法务

5、律师助理

6、法务助理

7、律师

8、法务总监

政法大学相关专业排名 法学学科排名

法学专业学科排名

法学专业排名前五的学校是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1、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是在原法律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国政法大学的骨干学院。

我院现设5个博士专业、5个硕士专业和1个本科专业,下设9个教学科研机构、38个学术研究中心,已成为我国理论法学和公法学教育研究的重镇。其中法律史学和行政法学在国内具有顶尖的学术地位和一流的科研教学水平。

2、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院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已成为引领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1998年,在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在2004、2009、2012、2017年教育部四次正式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均排名第一或A+;2018年在教育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评A+;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3、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法学院有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刑法四个国家重点学科。1988年,在首批国家重点学科评选中,北京大学的法理学和国际法学被评为两个国家重点学科;2001年,北京大学的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经济法学与刑法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北京大学的法学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4、清华大学

法学学科是清华大学重点建设、优先发展的学科之一,目前清华大学法学院已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实力。自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以来,法学院始终重视学科发展。

并于2019年通过“双一流学科”中期评估,获得评估组高度肯定。根据2022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清华大学法学院排名第31位,位列大陆地区高校法学学科第一名。

5、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于1978年在全国最早恢复招生,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重庆市一流学科、重庆市唯一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级学科。

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西部首家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以上就是政法大学相关专业排名 法学学科排名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学子网。
与“政法大学相关专业排名 法学学科排名”相关推荐
世界大学相关专业排名前十 法学专业世界大学排名
世界大学相关专业排名前十 法学专业世界大学排名

世界大学专业排名 艺术与人文专业世界排名:语言学、神学与宗教研究、考古学、建筑与建造环境、艺术&设计、古典文学与古代史、英语语言和文学、历史学、现代语言学、表演艺术、哲学11个。自然科学专业世界排名 自然科学专业包括:化学、地球和海洋科学、环境科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9个。 生命科学与医学专业世界排名:生命科学与医学专业包括:农

2023-10-03 21:25:27
郑州政法专业大学排名 法学专科院校排名
郑州政法专业大学排名 法学专科院校排名

河南政法大学排名 2023年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排名全国第25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HenanUniversityofEconomicsandLaw),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入选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 学校由原河南财经学院和原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

2023-09-22 17:02:54
211政法专业大学排名 全国十大政法大学排名
211政法专业大学排名 全国十大政法大学排名

211政法类大学排名 211政法类大学排名如下: 根据软科发布的2022中国大学排名,政法类大学排名前十的院校: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上海政法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甘肃政法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

2023-09-19 22:03:40
全国大学政法专业排名 政法类大学排名全国
全国大学政法专业排名 政法类大学排名全国

政法类大学排名全国 政法类大学排名全国如下: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山东政法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政法(科),中国本、专科高等教育的科类之一。 大体相当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类及法律和法学类。包括政治学、国际政治、外交学、法学、经济学、国际法等有关专业。

2023-09-25 20:41:48
院校排名政法大学专业 全国十大政法大学排名
院校排名政法大学专业 全国十大政法大学排名

全国十大政法大学排名 全国十大政法大学排名为 中国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上海政法学院、甘肃政法学院、山东政法学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1、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类大学头把交椅,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 211工程 ”重点建设大学,“‘ 985工程 ’优势学

2023-09-21 00:34:35
含有政法专业的大学排名 全国十大政法大学排名
含有政法专业的大学排名 全国十大政法大学排名

政法类大学排名2022最新排名 根据2022年全国政法大学排名来看,排名第1是:中国政法大学;排名第2的是:西南政法大学;排名第3是:华东政法大学;排名第4的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排名第5的是:西北政法大学。除此外,排名前10名还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甘肃政法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1、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

2023-10-14 07:58:39
山东政法大学专业排名 山东政法学院院校排名
山东政法大学专业排名 山东政法学院院校排名

政治学与行政学排名 高考选择报考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考生,需要提前了解全国开设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大学名单和排名,2022年全国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开设的大学排名靠前的大学名单如下: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云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

2023-10-05 09:29:05
湖北政法专业大学排名 法学专业大学排名
湖北政法专业大学排名 法学专业大学排名

法学专业学校排名及分数 法学专业学校排名及分数介绍如下: 1、中国政法大学。 该校设有昌平、海淀两个校区,是一所以政治学和法学为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大学。截至2022年1月,学校下设19个教学单位、拥有26个本科专业,3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至2021年9月,拥有教学科研岗教师1194人,其中高级职称752人,博士

2023-10-09 00: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