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23:15:34 | 学子网
2018年的高考临近,紧接着是专业的选择。对于文科生而言,哪些专业更受欢迎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选择热门文科专业,关键在于市场需求大、社会认可度高以及回报率高。不同高校的专业设置、办学特色和历史背景决定了同一专业的多样性。文科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学习成绩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专业的偏好。此外,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在认识上存在差异。因此,在选择专业时,不能只被炒作性报道左右,应以国情和实用性为首要考虑。
推荐几个适合文科生的专业:
1. 学前教育。此专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声乐、美术、幼儿玩具制作等,主要在师范类院校招生。
2. 汉语言文学。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课程涉及语言学概论、汉语史、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适合在师范类、综合类院校招生。
3. 对外汉语。同样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课程包含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写作、翻译、古代(现代)汉语、西方文化礼仪等。招生院校主要为外语类、师范类院校。
除了以上专业,一些网友给出了建议: 学子网
网友@干煸四季豆:
不适合文科女生的专业,除非特别喜爱,不建议逆向选择,如财会、设计、工管、师范等。电子、软件、计算机、机械等专业因人而异,学得好的人自然会受到青睐。
网友@疏慵自放:
反对土木系、机械系答案,西南交通大学眼见铁路局招人,明确表示不收女生。理由是文科女生可能无法适应工地环境,参与工程工作也不方便,身体素质不如男生。除非专业排名前5,考虑到性别劣势,工作压力会很大,或有男友在相关行业工作,可以提供支持。
网友@洛风:
十大需求旺点包括市场营销、物流、房地产建筑、咨询、项目管理、生产管理、电子工程师、质量管理、设计、IT软件研发测试等。其中,市场营销、物流、房地产建筑等需求旺盛。法律、行政类职位明显供过于求。机械类专业的就业率高达100%。
文科最吃香的专业排名如下:
文科专业10大排名:会计学、法学、新闻学、小语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管理、教育学、电子商务、学前教育、经济学。
1、会计学专业。
会计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该专业的设立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专业性人才。
2、法学专业。
法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法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法学专业是为了专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人才。
从长远来看,法学专业作为朝阳专业,其毕业生的就业是大有发展前景的,社会各界的法治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对法学专业的人才需求迅速增长,前景好。
3、新闻学专业。
新闻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眼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新闻学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的复合型人才。
该专业的发展前景较广,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对口的方向有三个:新闻业,公关业和广告业,就业领域很宽。
4、小语种专业。
小语种,是指相对英语这些应用面很广用者甚众的外语而言,只在少数国家应用的外语语种。我国开设的小语种有三十多门,其就业方向主要有政府机关公务员、大型央企的外派机构和大型外国跨国公司驻中国的办事机构等,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主要是为了培养在计算系统研究、开发、部署与应用等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6、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一门专科专业,修学年限为三年。该专业主要学习会计基础、企业财务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审计实务等课程,培养能够从事协助企业制定资金筹集、资金投放和收益分配方案,参与企业其他重要事项的财务决策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子网(https://www.fdxzm.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各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情况的相关内容。
各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情况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情况
挑大学、选专业是高考报考中的必经之路,面对各类繁多的专业,到底该选哪一个专业才更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情况,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排名
1、南京大学
2、南开大学
3、华东师范大学
4、中央财经大学
5、北京外国语大学
6、天津大学
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8、中国政法大学
9、吉林大学
10、中央民族大学
11、上海大学
12、苏州大学
1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14、南京师范大学
15、北京语言大学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综合文化素养及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和中外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并获得文秘、师范、影视传播等方面工作技能的专门训练,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主干课程
中国文学类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类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基础写作
毕业去向
(一)深造情况:学生海外留学涵括欧美、澳洲、日本、港澳台等海外名校,境内考研覆盖北京大学等在内的大陆知名高校,进一步深造率达25%以上。
(二)就业去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市场,学生主要到政府机关、教育行业、出版传媒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宣传、教育、编辑、管理等工作,每年的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
专业解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学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该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设有中文系。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对中国人文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另外,各个学校还会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一些选修课,比如古典文学方面的某个作家研究,如对杜甫、李白、苏轼、李清照等比较著名的作家所开的专题,某部作品研究的专题,某种文体及流派研究等。在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戏剧、语言等几个方面也会开设和专业相配合的一系列的选修课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侧重地进行选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开设历史较长,前人的'研究及今人的开拓,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很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现在,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文字处理有关的工作这一客观现实,大都开设了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方面必需的技能。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不但可以丰富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毕业生在文字工作方面能得心应手。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文笔较好,思维活跃,可以胜任很多工作。可以在新闻出版系统,例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找到记者、编辑等适合的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部门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
如果你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对文学及写作又比较感兴趣,可以选报该专业。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比较平稳,不那么热门,但总体情况还比较好。
发展状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校中文系的主干专业,最早设立这一专业的是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简称中文系),其前身为京师大学堂的中国文学。1910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门”,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开始形成现代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之后较早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等学府还有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文系等,其间这一学科在研究和教学中曾涌现过鲁迅、胡适、刘半农、沈从文、王力、废名等大批著名学者。
建国以后,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很快;另一方面随着民智的启发,文化受到重视,一时间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学院等,招生规模也逐步扩大。但在六十年代中,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受到重挫,不仅高校停止招生,许多著名专家学者也纷纷受迫害,大量历史文献、论著被损害,这给我国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和教育造成了重大损失。文革结束以后,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原有高校恢复了这一专业的招生,并有不少新兴院校陆续增设了这一专业,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又重现蓬勃生机。
目前国际上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状况也已具有一定规模,尤其是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着众多外国学者。截至1985年底,就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所高等学校设立了中文系或中文专业,甚至中小学都开展了汉语教学。另外每年都会有大批留学生、学者到我国研究、学习,国内许多著名学者也应邀出国讲学,而西方的学术精神、学术方法与东方文化相交融,常常摩擦出新的火花,这也很好地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进展很快,目前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专业院校的中文系及相关院系都设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中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文化学院语言文学系等最为著名。在以上院校的中文及相关院系中,很多还开设了硕士点、博士点,以北京大学中文系为例,共有2个研究所、2个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科研重点基地、5个全国重点学科和7个博士点、11个硕士点、1个博士后点。在师资力量上,有在编教工126人,其中教授51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员39人,45岁以下教员58人,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本科生6000多名,硕士生1000多名,博士生300多名)。科研成果仅新时期以来22年间,就发表出版了专著约600多部,学术论文450篇。
就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言专业的分布来看,大致可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大类,它们在培养方式和方向上有所不同,但专业课程上是相近的,主要有马列文论、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美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论、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民间文学概论、计算机及应用、写作等。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更重视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育和教学能力训练。
以上就是学子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学子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学子网:www.fdxzm.com各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情况 各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情况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情况 挑大学、选专业是高考报考中的必经之路,面对各类繁多的专业,到底该选哪一个专业才更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情况,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排名 1、南京大
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 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如下: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 资料拓展: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
二本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 二本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 1、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京师大,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市,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 2、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华人民共和
汉语言文学师范排名 汉语言文学好的大学有: 第一方阵:中文专业世界一流学科院校。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学校既是一流高校,中文专业又是一流学科)。 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学校非一流高校,但中文专业是一流学科)(考量“双一流帽子,故而放入第一方阵)。 入选原因:“双一流”、高精尖 难度系数:六星。 第二方阵:传统名牌综合类985院校、含原二
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 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如下: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 资料拓展: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
汉语言文学大学专业排名 2023年汉语言文学大学专业排名如下: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世界一流名校,也是我国最高学府之一,成立于1898年,最初的时候叫做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中国文学门。 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简称“北大”,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零五号院,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
中国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简称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所重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西北侧,占地986.76亩,校舍建筑面积为108.31万平方米。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原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最早创建
全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排名 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前10名的大学有:北京大学(排名第1)、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2)、复旦大学(排名第3)、华东师范大学(排名第4)、南京大学(排名第5)、浙江大学(排名第6)、山东大学(排名第7)、四川大学(排名第8)、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9)、首都师范大学(排名第10)。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
2023-08-28 04:37:30
2023-08-25 03:52:24
2023-11-05 14:25:16
2023-09-02 05:55:29
2023-09-18 23:15:35
2023-09-01 15: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