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十八岁结婚新政策高考加分是真的吗?

2024-12-03 20:38:48 | 学子网

今天学子网小编整理了十八岁结婚新政策高考加分是真的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十八岁结婚新政策高考加分是真的吗?

十八岁结婚新政策高考加分是真的吗?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许多政策会对于子女高考加分提供福利待遇,但是对于十八岁结婚新政策高考加分是绝对不可能的,首先国家法律规定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不小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小于二十周岁,十八周岁尚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根本不予登记批准,更不可能高考加分。

一、十八岁结婚新政策高考加分是真的吗?

新政策规定十八岁结婚高考加分这是无稽之谈,十八周岁不符合结婚登记的年龄,更涉及不到高考加分的政策问题。

目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法定结婚年龄的规定仍维持原来的规定和要求,即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法定结婚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也就是说,男女双方不到这个年龄就不能结婚,只有达到或高于这个年龄才能结婚,至于结婚的最高年龄,则无限制。

如果男女双方十八岁就结婚属于违法行为,虽然不是犯罪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婚姻关系并不会受到法律支持和保护,生育的子女也会因为办理不了结婚登记手续而属于非婚生育,需要支付一定的社会抚养费。

二、结婚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规定:“?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这一规定是婚姻自由原则在结婚制度中的具体体现,是通过法律将结婚决定权完全赋予当事者本人。实践中如何认定当事人的合意?须符合以下条件:

(1)男女双方要有表示结婚意愿的行为能力。 学子网

(2)男女双方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3)男女双方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的作出必须符合法定形式。

2、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法律对结婚年龄进行规定,也是许多国家立法上的通例,法定婚龄的确定,均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自然因素,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状况和成熟程度,这一点受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很大。二是社会因素,即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条件,如政治 、经济、人口状况、道德、宗教和风俗习惯等。

3、符合一夫一妻制的基本原则。

综上所述,国家现在进一步完善法律政策制度,对于高考加分的政策规定也由国家教育部逐项调整和修改,取消其中不合理不公平的加分政策规定,但是对于结婚年龄与高考加分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这种近乎于荒谬的说法却也有少部分的家长信以为真,不过,现在可能是因为结婚成本以及其他各种社会因素,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已经习惯于晚婚,不到法定结婚年龄就结婚的这种情况也很少了。

十八岁结婚新政策高考加分是真的吗?

高考加分政策2023年

高考加分政策2023年


一、明确答案


2023年高考加分政策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优惠措施:少数民族考生、烈士子女、归侨及其子女、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等特定群体将享受加分政策。具体加分幅度及资格认定办法,需参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政策规定。


二、详细解释


1. 高考加分政策概述


高考加分政策是为了照顾特定群体,体现教育公平的一种政策安排。通过对特定群体的加分,能够增加他们进入理想大学的机会,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某些群体的关怀和照顾。


2. 2023年主要加分项目


少数民族考生:为了支持少数民族的教育发展,许多省份对少数民族考生实施加分政策。具体加分幅度根据不同省份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烈士子女:为了表达对烈士的尊重和对其子女的关怀,烈士子女在高考中享有一定的加分优惠。


归侨及其子女:归侨子女在高考中也能享受到加分政策,以鼓励归国华侨子女积极参与国内高等教育竞争。

高考加分政策

学子网(https://www.fdxzm.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加分政策的相关内容。

1、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受到省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者。
2、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
3、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
4、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
5、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和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全国运动会、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世界中学生体育比赛选拔赛获前六名以及参加上述比赛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均须经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全省统一认定。
6、考生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及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

以上就是学子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十八岁结婚新政策高考加分是真的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学子网:www.fdxzm.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
与“十八岁结婚新政策高考加分是真的吗?”相关推荐
福建高考结婚加分政策 2024福建高考加分项目及加分政策
福建高考结婚加分政策 2024福建高考加分项目及加分政策

2023年福建省高考加分政策及降分录取规定 高考加分可以让你以更高的成绩被心仪的学校或者被心仪的专业录取,那么福建有哪些加分政策?哪些优先录取政策?和哪些高考降分录取规定呢?以下小编都进行了详细的汇整,了解这些政策和规定,才能帮助大家在高考的道路上进一步的顺畅。 2023年福建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政策 (一)下列福建考生享有在文考总分上加20分的政策。 烈士子女。 (二)下列福建考

2024-11-30 12:24:46
三胎高考加分政策是真的吗
三胎高考加分政策是真的吗

三胎高考加分政策是真的吗 不是,根据《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去年我们对高考的学籍条件和加分项目做了相当明确的要求和限制。 最多可以加20分: 1、烈士子女; 2、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者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士兵; 3、边境地区、山区、牧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4、归侨、侨眷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省考生(含台湾省省户籍)。 最高

2024-10-20 04:38:02
不近视高考加分政策是真的吗
不近视高考加分政策是真的吗

不近视高考加分政策是真的吗 谣言。 虽然2022年眼睛不近视高考加分是假的,但是在填报专业的时候却比近视的考生的选择更多,来看看2022年高考近视限报专业: 1、国防、军事类院校 每一只眼裸眼远视力低于4.5(0.3),矫正视力不足4.9(0.8),屈光度在±6.00D以上,不合格。考生若是在体检之前有做过激光矫正手术的,请考生们注意及时向体检部门负责医师进行报告。 2、公安专业

2024-10-28 03:51:01
福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26取消是真的吗
福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26取消是真的吗

福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26取消是真的吗 福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26取消,这已经出公告了,所以并不是谣言,很值得热议的举措。很多人表示,高开加分对很多考生来说不公平,如今福建将取消这一加分政策,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福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26取消是真的吗 是真的。 福建省教育厅消息,明年起福建高考加分将有两大调整: (一)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考生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

2024-11-18 00:11:52
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的政策是怎样的?
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的政策是怎样的?

高考加分政策 法律分析:高考加分政策: 1、烈士子女;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3、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 法律依据:《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

2024-11-26 22:22:18
高考加分政策(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
高考加分政策(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

高考加分政策 法律分析:高考加分政策: 1、烈士子女;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3、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 法律依据:《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

2024-10-31 00:55:07
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 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 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 什么情况高考加50分介绍如下: 高考加50分情况如下: 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致残人员子女,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

2024-11-29 08:29:08
满25周岁参加成人高考有加分政策吗?加多少分?
满25周岁参加成人高考有加分政策吗?加多少分?

满25周岁参加成人高考有加分政策吗?加多少分? 满25周岁参加成人高考有加分政策,加20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可加20分投档: 1、年满25周岁以上人员; 2、获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系统,国家特大型企业授予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及科技进步(成果)奖获得者; 3、获省级工、青、妇等组织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新长

2024-10-15 01: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