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子网小编整理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学排名(求全国自动化专业排名)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院校专业: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0301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掌握测量、控制和仪器领域 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方法,具有测量控制 领域技术集成和仪器综合设计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 控制与仪器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测量理论、仪器设计与测控系统集成技术基础,学习测量、控 制和仪器相关的光学、机械工程、电子与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等理论与技术基础,通过多种教学 环节和工程实践,接受现代测控技术等基础训练,具有测控系统和仪器设计、开发及集成应用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测量理论、测量控制技术、测控系统和仪器分析、设计与集成应用的基本理论和专业 知识;
2.掌握分析和解决测量、控制和仪器领域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综合应用光学、 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等领域知识的能力;
3.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产品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对目前国内外本专业常用的技术规 范和标准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市场经济、企业管理等基本知识;
5.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沟通 与交流的初步能力;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7.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交流沟通和团队合 作的能力;
8.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主干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数理基础、传感与信息获取、测量理论与测试技术、测试信号处理、计算机技 术、测控总线及数据通信、控制理论与控制技术、仪器设计与制造、仪器性能测试与评价、测控系 统分析、设计及集成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基础(64学时)、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64学时)、电子电路基础(64学时)、 信号与系统(4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52学时)、微机系统与接口(48学时)、工程力学(54学 时)、工程光学(56学时)、信息通信网络概论(56学时)、仪器科学与技术概论(16学时)、传感器 技术(56学时)精密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智能仪器设计技术(56学时)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 (48学时)、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34学时)、现代控制理论(34学时)、导航定位控制与应用(32 学时),学科及专业选修课不少于12学分。
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学时)、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0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4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45学时)、微机 原理与系统设计(78学时)、电子线路实验(I、Ⅱ、Ⅲ学时)(23学时)、数字信号处理(46学时)、 电磁场与电磁波(46学时)、射频模拟电路(4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基础(46学时)、传感器与信 号调理(60学时)、电子测量技术(54学时)、单片机原理与程序设计(54学时)、自动测试技术 (54学时)、软件技术基础(54学时)、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新技术讲座(16学时),学科及专业选 修课不少于22学分。
示例三:工程力学(51学时)、工程图学(80学时)、机械设计基础(85学时)、电路与电子技 术(12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40学时)、微机原理及其应用(56学时)、传感器技术(48学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32学时)、工程流体力学(40学时)、热工基础(48学时)、仪表电路设计 (40学时)、应用光学(40学时)、物理光学(48学时)、测控电路(40学时)、热工过程控制系统 (40学时)、自动检测技术(80学时)、精密仪器设计(40学时)、精密测量技术(80学时),学科及 专业选修课不少于20.5学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生产企业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创新实践、 工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调查等。
主要专业实验:传感器技术实验、测试理论与检测技术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测量系统建模与 数据处理实验、智能化仪器与网络化仪器实验、测控系统综合设计实验、仪器性能测试与评价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804 材料类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技术》、《智能仪器仪表技术》、《精密机械与仪器》、《测控仪器设计》、《光电测试技术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电气自动控制》、《光学设计》、《智能检测技术》、《虚拟仪器及应用》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自控、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现代医疗仪器设备、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飞机机载电子电气设备维修及管理。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仪器、电子类企业:产品研发、仪器仪表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计量、测试检测; 工业、工程类企业:工程技术、自动化控制、过程控制、仪器工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主要就业方向包括以下三个方向:
智能仪器仪表方向
智能仪器仪表方向主要是从事仪器仪表,电子产品的软件,硬件研发,测试,也可以从事仪表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这是一个偏向于电子的方向,最好要学好C语言,汇编语言,单片机,labview等并有相关的实践开发经验 。刚开始工资不会太高,一般就5500到6000(单位不同工资会相差很多)。研究生毕业在不同的地方哪的钱也不一样。在北京应该有6500左右,这是开始,工作一段以后就看你的实力了。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方向
这个方向主要是从事计量,测试检测,品质检验等的工作,这个方向学术研究的成分比较重一点,一般本科生比较难找到较合适的工作。
计算机测控技术方向
这个方向有一个亮点课程就是图象检测与处理,是一个比较偏向于计算机的方向,与第二个有相类似的地方都是从事的检测测量,只是计算机测控技术方向比较偏向于计算机操作平台的运用。现在的计算机人才是紧缺的,学好了很容易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平均水平大概在6000左右。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学子网
其他信息: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属于工学类。全国本科专业分为12大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属于什么类 专业 学历层次 门类 学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 工学 仪器类 本科十二大类 本科专业目录 1、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4种专业; 2、经济学门类下设专业类4个,17种专业; 3、法学门类下设专业类6个,32种专业; 4、教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2个,16种专业; 5、文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个,76种专业; 6、历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6种专业; 7、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2个,36种专业; 8、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 9、农学门类下设专业类7个,27种专业; 10、医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1个,44种专业; 11、管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9个,46种专业; 12、艺术学门类下设专业类5个,33种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 1、专业简介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精密机械、电子、电路、光学、自动控制、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是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唯一的本科专业。它的专业面很广:仪器仪表设计制造、工业自动化控制、火箭导弹卫星的发射及监控、深海探测器、航空航天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具备精密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精密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精密机械设计制造、工业自动控制领域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专业课程 精密仪器设计、智能机械设计、智能仪器设计、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及应用、控制工程基础、信号与测试系统、数字化测控技术、测控电路设计、微机电系统。

求全国自动化专业排名
仅供参考,和具体研究内容也有关系,不是排名越靠前就越好,要看自己想作的方向。
2014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排行榜
名次 一级学科 学科专业星级 学科专业层次 学校名称 2014综合排名 办学类型 办学层次
1 控制科学与工程 6星级 中国顶尖学科专业
清华大学 2 中国研究型 中国顶尖大学
2 控制科学与工程 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 3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2 控制科学与工程 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
浙江大学 6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2 控制科学与工程 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2 控制科学与工程 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1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2 控制科学与工程 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
东北大学 34 中国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7 控制科学与工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 12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7 控制科学与工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山东大学 16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7 控制科学与工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中南大学 17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7 控制科学与工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 18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7 控制科学与工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同济大学 22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7 控制科学与工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东南大学 25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7 控制科学与工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西北工业大学 29 中国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7 控制科学与工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北京理工大学 32 中国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7 控制科学与工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南京理工大学 49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7 控制科学与工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吉林大学 9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4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南开大学 15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23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 27 中国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湖南大学 28 中国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大连理工大学 30 中国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重庆大学 33 中国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北京科技大学 39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华东理工大学 41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中国石油大学 54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 57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58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西南交通大学 61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北京化工大学 63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郑州大学 64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65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上海大学 73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北京工业大学 76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福州大学 77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江南大学 81 区域特色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东华大学 82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太原理工大学 85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河南大学 89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华北电力大学 91 专业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浙江工业大学 93 专业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燕山大学 112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江苏大学 117 专业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上海理工大学 123 专业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武汉科技大学 139 专业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大连海事大学 142 专业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哈尔滨理工大学 159 专业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长春理工大学 159 专业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兰州理工大学 163 专业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天津工业大学 172 专业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南京邮电大学 185 专业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西安科技大学 199 专业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重庆邮电大学 211 应用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北京工商大学 224 应用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陕西科技大学 231 应用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武汉工程大学 246 应用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中国计量学院 272 应用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河北科技大学 281 应用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大连大学 284 应用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江苏科技大学 306 应用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辽宁科技大学 323 应用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北方工业大学 329 应用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西安工程大学 333 应用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四川理工学院 333 应用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345 应用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沈阳化工大学 376 应用型
17 控制科学与工程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392 应用型

共有85所开设统计学学科的大学排名情况,比较好的学校有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以下是具体榜单。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A+
3 10055 南开大学 A
4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A
5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A
6 10384 厦门大学 A
7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8 10173
东北财经大学 A-
9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A-
10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A-
11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2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A-
13 10003 清华大学 B+
14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5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16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B+
17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B+
18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B+
19 1003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B+
20 10183 吉林大学 B+
21 10246
复旦大学 B+
22 10422 山东大学 B+
23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B+
24 10533 中南大学 B+
25 10125
山西财经大学 B
26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B
2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28 10357
安徽大学 B
29 10486
武汉大学 B
30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31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32 10532 湖南大学 B
33 10558
中山大学 B
34 10673
云南大学 B
35 10689
云南财经大学 B
36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37 10140
辽宁大学 B-
38 10284
南京大学 B-
39 10285
苏州大学 B-
40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41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B-
42 10378
安徽财经大学 B-
43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B-
44 10559
暨南大学 B-
45 10610
四川大学 B-
46 10611 重庆大学 B-
47 10635
西南大学 B-
48 11078
广州大学 B-
49 10207
吉林财经大学 C+
50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C+
51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52 10456
山东财经大学 C+
53 10475 河南大学 C+
54 10530
湘潭大学 C+
55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C+
56 10697
西北大学 C+
57 10741
兰州财经大学 C+
58 11482
浙江财经大学 C+
59 11560
西安财经学院 C+
60 11799
重庆工商大学 C+
6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62 10075
河北大学 C
63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C
64 10280 上海大学 C
65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66 10459 郑州大学 C
67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C
68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69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70 1062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C
71 10766
新疆财经大学 C
72 11832
河北经贸大学 C
73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C-
74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75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C-
76 10139 内蒙古财经大学 C-
77 10299 江苏大学 C-
78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C-
79 10389
福建农林大学 C-
80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1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82 10592
广东财经大学 C-
83 10593
广西大学 C-
84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C-
85 10671 贵州财经大学 C-
统计学专业相关介绍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做出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统计学专业分为三个大的专业方向:数理统计方向、经济统计方向和应用统计方向。
数理统计方向和经济统计方向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数理统计主要是对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经济统计则是提供科学地调查、搜集经济信息,以及描述、分析经济数据并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进行预测、监督的一门科学。而
应用统计学主要是调查、收集观察对象的数据信息,并通过描述统计等技术,分析观察对象的特征,发现事物的规律,进行预测、监督,以实现社会经济良性运行。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几何代数、数学实验,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与泛函、概率论、数理统计,抽样调查,随机过程,多元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分析及统计软件、回归分析,可靠性数学,实验设计与质量控制,计量经济学,经济预测与决策,
金融数学,证券投资的统计分析,数值分析,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分析与软件设计。
以上就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学排名(求全国自动化专业排名)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学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