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2 03:07:40 | 学子网
这要看组织部的决定,报名成功了,还要审核,政审等程序。审核这事快慢不好说,如果报的人很多,还要进行筛选,优中选优,通知的话还要等一段时间。
报考强基计划必须是2020年高考生,包括应届生和复读生。
一、及时关注意向高校的2020年强基计划的招生简章。(五月初)
二、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开启后,考生和家长可以选定3-5所高校,然后等待高校公布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后再做取舍。(五月)
三、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高考成绩所占考生综合成绩(高校强基计划的录取成绩)比例不得低于85%。(七月)
四、高校确定入围考生名单并公示。(七月底) 学子网
对于以高考成绩入围高校考核的,有关高校在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下同)上,按照在生源所在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以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参加高校考核名单。
学子网(https://www.fdxzm.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什么时候公布入围名单?的相关内容。
强基计划的入围名单通常在6月底至7月初由相关高校公布。具体时间因校而异,例如北京大学的入围名单预计在6月26日左右公布,而清华大学则可能在6月26日前公布。校测时间通常紧随其后,持续至7月4日左右。高校会根据考生的综合成绩在7月5日左右确定预录取名单,并进行提档录取。2022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审通过率 33.99%。根据查询南京大学官网信息显示,2021年南京大学强基计划报名人数达到了81642人,初审通过人数为27758,初审通过率达到了33.99%,南京大学,简称“南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重庆强基计划招生人数 重庆强基计
强基计划审核通过是什么意思 1、初审审核通过并非最终参加校测考试的资格。强基校测资格名单以高考出分后名单公布为准。 2、强基计划校考入围标准不变,仍然是在高考出分后以考生高考成绩为依据,按照学校招生计划的3-5倍确定入围校测名单。 3、本次初审的标准暂没有官方说明,通过人数也没有官方数据,自主选拔在线这边考生大部分都通过了审核,仅收到极少数考生反馈初审未通过,猜测大概率是报名成功的一
高校专项计划初审通过率高吗 高校专项计划初审是比较严格的,只要达到了相应条件和资格的考生才能通过初审。 高校专项计划,照顾农村学生高考的方案,也叫做农村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和地方专项,都属于高考三大计划,分别照顾不同情况的高考人群,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鼓励大家勤奋努力,加油考大学。 高校专项计划是指各省市区针对本地的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
浙大强基笔试通过率 1.您询问的是关于浙江大学强基计划的笔试通过率。 2.根据公开数据,浙江大学2022年的强基计划初审入围比例约为4比1。 3.这意味着初审的通过率大约为20%。 4.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浙江大学强基计划的笔试通过率较低。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 强基计划中,36所一流大学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
强基计划初中就开始了吗 强基计划初中还没有开始。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强基计划是在2022年才第一次被正式实行,也就是说强基计划的学生也才只有一届而已,那么有这样理想的同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正式报名的,是高一就要开始吗当然不是。对于高中生来说,可以从高一的时候就确定理想,并为了自己的这个目标而努力学习,因为想考入有强基计划的学校,就必须要学习好,最低也要达到该省份的一本分数线以上,这是一个硬性的
强基计划通过了可以不去吗 不可以。强基计划录取流程一旦完成,考生档案即被高校提走,此时状态不再是“自由可投”,无法参加后续高考普通批次志愿填报。 考上强基计划不可放弃。一旦通过强基计划录取,考生无法再被其他学校录取。走完强基计划流程后放弃,意味着需要复读一年再参加高考。因此,了解强基计划流程及放弃后果,对考生至关重要。 强基计划为提前批招生,入围后放弃不会产生直接影响。若录取状态为“自
强基计划36所一流大学名单 强基计划中,36所一流大学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
强基计划学校都是985吗 参加强基计划的39所院校均为985、211工程大学。 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 一、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
2024-03-08 13:08:48
2023-08-28 04:37:30
2023-08-25 03:52:24
2023-11-05 14:25:16
2023-10-26 04:32:01
2023-09-02 05:55:29